![]() |
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乐平铺镇小刘村,一场由工业反哺农业的创新实践正谱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。这里曾是传统农业村庄,如今却因信发集团与村庄的深度联动,蜕变为工农融合、生态循环的“齐鲁样板”。山东中医药大学“齐鲁新翼”行动队深入小刘村,通过寒假社会实践调研,挖掘其成功经验,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“解题思路”。
工业反哺农业:从“靠天吃饭”到“智慧田园”
小刘村的蜕变始于信发集团的“工业思维”赋能。通过整合土地资源、利用工业固废和余热,村庄建成了占地2000余亩的“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”。工业粉煤灰制成保温墙体,使大棚寿命从5年延长至50年;电厂余热为大棚供暖,日均节电1万度;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增强光合作用,果蔬增产20%-30%。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彻底颠覆传统农业:樱桃大棚模拟四季气候,实现全年错峰上市;草莓立体种植技术将采摘期延长至9个月;循环水养鱼系统形成“鱼果共生”的生态闭环。亩均效益突破10万元,村民从“面朝黄土”转型为“手握技术”的新农人。
多维度共赢:村民增收、生态改善、产业升级
小刘村的实践不仅是技术革新,更是一场社会变革。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租金、务工薪金、入股股金等“五金”收入体系,人均年收入显著提升。144套现代化住宅、光伏发电、智能门禁等设施,让“和美乡村”从愿景变为现实。生态层面,工业固废年消耗70万吨,二氧化碳年减排1.71万吨,农业垃圾100%转化为有机肥,迈向“零碳”目标。信发集团也通过资源循环利用,每年为电厂创收千万元,印证了工农融合的经济可行性。
青年力量:齐鲁新翼行动队的实践与建言
山东中医药大学“齐鲁新翼”行动队通过5天深入调研,总结出小刘村的四大经验:工业反哺模式、资源循环利用、科技赋能农业、社会协同共建。团队提出五大发展建议:
1. 产业多元化: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与乡村旅游,打造采摘体验、农家乐等新业态;
2. 人才振兴:建立本土培训机制,吸引高校合作与返乡创业;
3. 品牌强农:注册地域品牌,拓展电商与展销渠道;
4. 设施优化:升级基础设施,构建全龄友好公共服务体系;
5. 互联网赋能:搭建线上平台,推广经验并联动产业联盟。
未来展望:乡村振兴的“齐鲁样板”
小刘村的成功经验已辐射周边13个村庄,形成2万亩设施农业集群。这里的故事证明: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边界,以创新思维激活内生动力。正如“齐鲁新翼”行动队所言:“青年是乡村变革的催化剂,城乡资源的桥梁。”未来,小刘村将继续探索三产融合之路,为共同富裕书写更多“齐鲁答案”。
结语
从工业废料到农业资源,从传统农人到技术新农,小刘村的蜕变是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。这里的故事,不仅属于山东,更属于每一个渴望振兴的乡村。期待更多青年力量加入这场“双向奔赴”,让乡村焕发新生机,让田野绽放新希望!
(山东中医药大学“齐鲁新翼”行动队供稿)
(正文已结束)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